立法先行 健全管網運行機制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fā)布《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健全油氣管網運營機制。近年來,我國逐步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推進管網設施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在此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發(fā)力的重點在哪兒?具體工作應如何推進?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北京輸油氣公司原經理姜銀濤。
中國電力報:請簡要介紹當前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的發(fā)展情況。
姜銀濤:當前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正是新老交替之時。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公司”)自2019年12月成立后,現在正處于與“三大油企”的交接過渡期。以中石油為例,主干線油氣管網的運營在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對中石油股份公司中國境內所屬天然氣干線、支干線以及原油、成品油管輸進行管理,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北京油氣調控中心對下屬五家區(qū)域性管道公司(北京管道、西氣東輸、西南管道、西部管道、管道公司)實施集中調度指揮、遠程監(jiān)控操作、維修作業(yè)協(xié)調和管網運行優(yōu)化,在完成油氣管道資產評估后經過法定手續(xù)將會整體劃轉進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統(tǒng)一運營,做到“全國一張網”。
另一方面,各省天然氣管網公司負責省管網的運營。有的省比較統(tǒng)一,一個省就一個省管網公司,比如“六統(tǒng)一”的浙江省天然氣開發(fā)有限公司;有的省有2個以上的省管網公司,在一個省內負責各自的天然氣管道運營,比如江西有3個省管網公司,分別是江西省天然氣有限公司、江西省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江西省投資燃氣有限公司;有的則是一個城市燃氣公司進行省管網的運營管理,比如北京市燃氣公司管道總里程超過2萬千米,其中次高壓管道近2000千米,北京市燃氣集團專門有個高壓管網分公司負責運營。
中國電力報:您認為,目前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還存在哪些問題?
姜銀濤:目前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還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對第三方無歧視公平開放和管網互聯(lián)互通。眾所周知,因為歷史原因、管理體制原因、運營體制原因,油氣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如LNG接收站、地下儲氣庫)對第三方尤其是民營企業(yè)無歧視公平開放使用的不多,在互聯(lián)互通、代輸、代儲、代裝卸業(yè)務這4個方面需要完善和健全。
中國電力報:對于完善、健全油氣管網運行機制,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姜銀濤:立法先行。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五十三條明確規(guī)定了“電網、石油天然氣管網等能源輸送管網設施應當完善公平接入機制,依法向符合條件的能源生產、銷售企業(yè)等市場主體公平、無歧視開放”和“國家加強管網統(tǒng)籌規(guī)劃,促進管道間互聯(lián)互通”。在《能源法》正式出臺前,建議考慮先行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發(fā)布強制性的實施細則。國務院頒布的條例不是法律而是行政法規(guī),行政法規(guī)屬于規(guī)范性文件,但是也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質,在實施過程中與法律的效力是一致的。
總的來看,重點是完善主干管網與地方管網統(tǒng)籌協(xié)調發(fā)展長效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上驳氖牵7月23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均發(fā)布管道業(yè)務出售的公告,表示就資產注入事項與國家管網公司初步達成一致,擬向國家管網公司出售主要油氣管道資產,實質性推動了“全國一張網”進程。不過,“全國一張網”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議在此期間,第一要公開透明,國家管網與省管網的股權、資產、交接界面等信息要公開透明,因為有的管道資產涉及到上市公司和社會上的其他中小股東,要保障公眾知情權;第二,建議邀請來自基層一線的實踐者參與制定并盡快頒布國家管網和省管網運營規(guī)則、國家管網調度與省管網調度規(guī)則、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實施細則;第三,切實發(fā)揮能源互聯(lián)網的作用,通過上海和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兩個平臺,把國家管網和省管網的剩余輸送、存儲、開口分輸能力全部上網,第三方通過獨立、中立的上海和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來競拍代輸送、代儲等國家管網和省管網可以提供的管容交易服務。第三方通過網上查詢、網上申請、網上下單,能源互聯(lián)網交易軟件平臺自動撮合競價交易,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可視化,實現公平、公正、公開,最大限度完善和健全油氣管網運營機制。
- 上一篇:山西兩大燃氣巨頭山西燃氣集團與國新能源集團擬展開重組 [2020-08-06]
- 下一篇: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生產煤層氣244.78億方 [2020-08-04]